联系电话:13889913884 联系邮箱:13889944711@163.com
公司地址:深圳市坪山区碧岭街道碧岭社区坪山金碧路589-6
发布时间:2024-12-20 16:22:45
在深圳的建筑工程领域,外墙渗漏水问题存在诸多误区需要厘清。 误区 1:外墙渗漏水主要是由于施工原因所造成。实际上,尽管施工环节的因素不可忽视,但外墙缺乏防水设防才是致使渗漏水的关键所在。以深圳常见的砌体外墙构造为例,其从外至内的饰面层、抹灰找平层、糙底层、砌体、内墙抹灰层与涂料层,并未设置一道功能性防水层。在深圳的梅雨季节,长时间的雨淋以及台风来袭时短时间内大量雨水冲击墙面的情况下,若无有效防水层,发生渗漏水几乎是必然结果。当然,施工质量、材料质量以及砌体本身等因素也对渗漏有影响,但缺少防水层无疑是核心问题。 误区 2:墙体是垂直面,不容易发生渗水现象。深圳地处沿海,常受强风影响,即便墙体整体呈垂直状,在风力作用下,尤其是台风天气时,墙面的受水量会显著增大。像墙面上的挑板、线脚、分格缝、窗台等部位,极易造成雨水滞留。这些滞留的雨水能够借助砂浆的毛细作用、墙面的微小孔洞缺陷或者抹灰层的裂缝渗入墙体内部,并且在风压的助力下,渗漏现象往往更为严重。
误区 3:面砖具有防水功能。在深圳,当采用不透水(低透水)面砖用于外墙饰面时,许多人会误以为外墙的防水性能得以提升,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面砖外墙面的渗漏水情况相较于涂料外墙更为普遍且更为严重。雨水能够从面砖拼缝进入墙体内,主要原因包括:拼缝勾缝不够严密,存在孔洞甚至漏勾缝的情况,特别是阳角拼缝,几乎难以实现严密勾缝;材料与面砖交接面由于温差与砂浆收缩等因素,普遍存在微裂缝现象,雨水可通过毛细作用与风压大量涌入墙体内;勾缝材料通常防水性能欠佳,部分低强度砂浆透水性能较强;雨停之后,进入面砖后的水分受面砖阻挡难以顺畅挥发,只能缓慢向室内渗透。而涂料饰面在进水后,水分更易挥发,所以渗漏水相对较少。
误区 4:外墙涂料具有防水功能。质量较好的外墙涂料确实具备一定的防水功能,但这仅仅是其附属功能,并非持久有效。在深圳,涂料饰面的外墙出现渗漏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墙面抹灰层开裂,致使涂料开裂从而进水;涂料老化,导致涂层开裂和剥落;墙面分格缝未进行防水处理,使得大量雨水得以进入。值得注意的是,分格缝进水问题在面砖墙面同样存在。
误区 5:外墙保温有利于外墙防水。表面上看,无论是聚苯板保温还是带有抗裂砂浆的无机材料保温,似乎都为防水增添了有利的构造层。但在深圳,自推行外墙保温做法以来,外墙渗漏水现象反而愈发严重。这并非保温系统自身的缺陷所致,而是施工与材料方面的问题。深圳的保温外墙防水主要依赖 5mm 厚的抗裂砂浆,然而市场供应的绝大多数抗裂砂浆质量难以达标,实际施工厚度一般仅约 3mm。此外,保温材料的质量、玻纤网格布的质量以及网格布在阳角的搭接铺贴不规范等因素,均会导致保温系统丧失防水能力,一旦保温层进水,整个保温系统内便会形成窜水现象,水会从墙体任何薄弱之处进入室内。我国的外墙外保温规范虽参考德国体系制定,系统本身并无问题,但深圳的工况、材料质量以及管理水平与德国存在差异。在当前深圳施工技术水准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提高施工质量和加强材料管理来解决外墙渗漏水问题,成效往往不显著,必须从设计层面进行多重设防,以此降低渗漏的概率。
误区 6:幕墙结构不会发生渗水情况。直观上,幕墙与墙体相互分离,雨水在幕墙上似乎形成了一道阻挡水的帷幕,不会渗入墙体。但在深圳,幕墙同样会出现渗漏水问题。其进水原因主要有:幕墙块体材料拼缝打胶不够密实,胶与幕墙材料之间出现脱开现象,致使雨水得以进入幕墙背后;幕墙顶端部位的构造通常较为复杂,常见天沟、装饰性挑檐板等,这使得防水处理的难度大幅增加;砂岩板等透水性石材以及因装饰效果需要而拼缝不封闭的幕墙,会让大量雨水进入幕墙背后。所有进入幕墙背后的水,都有可能沿着支架铁件横挡、拉杆、窗套板等流淌至结构墙面,倘若结构墙面未进行防水处理,墙体或窗户周边便会出现渗漏水现象。
误区 7:农村砖墙简易抹灰没有发现漏水现象。实际上,深圳的农村砖墙也存在渗漏问题。黏土砖墙体不易渗水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具有较大的储水功能,这是水泥砖、空心砖所无法比拟的。在深圳,当下雨时间不长且风力不大时,墙面的雨水量相对有限,被墙体吸入的水分多数情况下不会将整个砌体完全浸湿。雨停之后,水分能够缓慢蒸发出来。即便吸入水分较多,水分也会较为均匀地分布在砌体内,渗入到内墙面时,表现为整体墙面湿度均匀上升,而非呈现出局部的水迹。农村住房的简易抹灰,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水分的蒸发。
误区 8:台风风压是造成渗漏水增加的主要原因。深圳位于沿海地区,频繁遭受台风影响,即便有时并非正面袭击,最大风力也可达 6 - 7 级。然而,台风的风压实际上并不大,例如 12 级台风在 10m 高度的风压为 0.85kN/m²,在 200m 高度为 2.22kN/m²,相比之下,防水材料的最小抗渗压力为 200kN/m²,远高于台风风压。那么为何台风时墙面渗漏水现象如此普遍呢?首先,台风会将大量雨水刮到墙面,使得墙面的水量比平时增加数倍乃至数十倍,整个迎风面的墙面都会被雨水浸泡,所有可能进水的微裂缝、透水砂浆,都会通过毛细作用将大量水分吸入墙体内;其次,一些平时难以被雨水淋到的可能进水的缺陷部位,在台风期间也会被雨水波及;再者,台风风压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快毛细渗水的速度,从而增加进入墙体的水量。
误区 9:憎水剂可以代替外墙防水层。目前深圳外墙常用的憎水剂多为有机硅类,使用前呈乳液状,可通过低压喷雾器或毛刷喷涂于墙面上,待乳液中的水分蒸发后,墙面会呈现出类似荷叶表面的憎水现象。经憎水剂处理后的水泥砂浆面憎水性表现极为显著,面砖、石材、涂料面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憎水表现。憎水材料自身无法成膜,只是在基面形成微观的憎水基团,因此具有呼吸功能。这种特性表现为对无压水具有憎水作用,同时能够使墙体内存在的水分蒸发排出。但在特定条件下,这一优点也会转化为缺点:在风压作用下或存在有压水的情况下,憎水层难以抵御水的侵入。此外,还存在一种常见现象,憎水性珍珠岩块在使用一定年限后,其内部会充满水分。这是由于蒸汽和空气中的水分能够从珍珠岩颗粒的间隙进入内部,并在内部结露形成水团,致使整个憎水珍珠岩块接近饱和状态。所以,憎水材料仅能憎水而无法防水,不能替代正规的防水材料。
误区 10:设置外墙防水层会影响面砖粘结强度。一般而言,人们通常认为防水是通过防水涂料或防水卷材来实现,而这些材料多为有机材料,在有机材料上进行抹灰或贴面砖时会存在粘结力方面的问题,于是便认为在外墙设置防水层会带来安全隐患。在深圳的外墙防水设计中,防水材料的选择需依据防水层设置的部位以及与防水层相关的构造层材料来确定。对于面砖、涂料饰面的墙体,通常会选用无机类防水材料,其中最常用的是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或类似材料。这类材料不仅具有一定的抗渗水性能,而且与表面的砂浆和面砖粘结砂浆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粘结力。掺加了聚合物胶的防水砂浆还有一个优点,即与基层具有很强的粘结力,具备一定的韧性,能够有效减少因温差变形而产生的裂缝,是《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所重点推荐使用的材料。在深圳,外墙采用刚性防水材料能够避免饰面层与有机防水层之间粘结强度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减少剥落、空鼓等安全隐患。对于干挂石材和玻璃幕墙,防水层可设置在结构墙体的表面,不会产生剥落的安全问题。
误区 11:窗四周渗水是由于窗外侧周边墙面渗水引起。在深圳,曾有将窗外四周距窗 200mm 范围的墙面全部用防水涂料进行涂刷的情况,但渗漏水问题依旧未能得到解决。窗边渗水的主要根源在于,墙面雨水渗入到饰面层后面的抹灰层后,整个墙面的抹灰层会处于潮湿状态,只要存在通道,水分就会通过毛细作用渗入室内。当窗框与墙体间的缝隙缺乏防水措施时,室内窗框四周就会出现渗水现象。因此,即便将窗外侧墙面全部用涂料封闭,若窗框处没有防水措施,也无法阻止抹灰层内的水渗透到室内。当然,窗外侧四周墙面若存在孔洞等缺陷时,也可能会直接导致雨水进入室内。
误区 12:外墙防水增加了造价投资。这种观点在深圳的建筑工程中是完全错误的。建筑的首要目的是实现居住的舒适与安全,渗漏水属于严重影响建筑使用功能的缺陷,确保建筑不渗漏是必须达成的一项功能性指标,这与建筑的装饰作用有着本质区别,装饰的主要作用是美化建筑外观、提升空间舒适度。功能性要求在建筑设计时必须优先予以考虑并满足,而造价则是后续需要考量的因素。至于如何实现不渗水,只是具体的技术手段而已;在技术手段的选择上,存在性能优劣之分以及投资性价比高低之别。
版权所有 © 深圳市桥禹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4350553号
亲爱的桥禹建筑装饰